第三百三十八章 姑苏朝会-《我是范蠡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另一位立刻反驳:“这种说法不对,从姑苏去齐国,最快的往返一次得二十多天,等你请示君王回来,该发生的事早就发生了。”

    伯嚭敲敲桌子:“都别瞎扯,分析一下,楚军大军向吴越边界开来,他们的目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有一位大臣出班说:“这事明摆着,无非是两种可能,第一是正常调防,这个我们不用管它,不关我们的事。第二种,就是要侵犯吴国。”

    伯嚭说:“有道理。大家分析一下,楚军侵犯吴国的可能性大吗?”

    一位大臣说:“下官以为,楚国出兵侵犯吴国的可能性极大。第一,楚国和吴国历来不和,大小战争几十次,先王时,楚国差点被我们灭了。这种仇恨是不会消失的。第二,他们得到消息说,君王带兵伐齐,后方空虚,这正是他们报仇的机会,所以乘此机会,前来报复。”

    大家一听这话,立刻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伯嚭说:“分析得很有道理。楚军这次出动的目的就是侵犯吴国。再说,不管他是不是意图侵犯吴国,我们都要当做他们侵犯吴国来应对,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对于这一点,大家还有说的没有?”

    有人说:“同意太宰的意见,不管楚军的目的是不是侵犯吴国,我们都应该当做是侵犯吴国来应对。接下来就应该讨论我们怎么应对。”

    太宰说:“大家就来出出主意,楚军来犯。我们怎么应对。”

    一个老大臣出班说:“太宰大人,第一种应对方法,就是通过外交手段,和他们交涉,叫他们休兵不战。老夫以为,这种事靠外交是解决不了的。我们的实力强于他,最少是差不多,外交手段才能解决问题。现在楚国拿准了我们后方空虚,起兵来犯,光靠耍嘴皮子说空话楚国是不会退兵的。那唯一的办法,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。”

    大臣们纷纷发言:

    “同意老大人的话。”

    “不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打吧!”
    第(2/3)页